世界結核日(英語:World Tuberculosis Day,或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定于每年的3月24日,是紀念1882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國柏林醫生發表他對結核病病原菌的發現。世界衛生組織于1993年在英國倫敦召開的第46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宣言”并積極宣傳此病的防治的重要。
查看詳情+2020年12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發布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組織制定的《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進一步規范和細化了《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2017版)》中的各項防控措施,并附上相應表本卡冊,具有較強指導性和操作性。《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為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學校結核病疫情的傳播流行,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提供了依據。
2019年8月21日至2020年10月12日期間,江蘇師大潘安湖校區陸續發現在校學生肺結核病例22例,患者均已休學并進行持續至少半年的規范抗結核治療。經重點篩查,另發現43名學生胸部CT影像異常,需進一步排查。
衰老是人體伴隨年齡增加而發生的自身內環境穩定能力和應激能力下降,機體結構、功能和機能退行性病變的系列不可逆轉的生理、病理現象...
B淋巴細胞(B lymphycyte,簡稱B細胞),來源于哺乳動物中樞免疫器官(即骨髓)的淋巴樣干細胞(禽類是在法氏囊內分化發育而來);并且在骨髓內發育成熟。成熟B細胞離開骨髓,主要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濾泡內,約占外周淋巴細胞總數的20%。 B細胞在中樞免疫器官的分化發育主要包括功能性B細胞受體(B cell receptor,BCR)的表達和B細胞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類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遠端關節如腕關節、手指小關節的病理性表現為侵蝕性關節炎,關節滑膜慢性炎癥和血管翳均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一種重要病理改變,持續性關節軟骨破壞和骨損傷均可引起關節畸形。
地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攬月路80號科技創新基地D區7樓、G區6樓